每年的4—6月是空气中花粉浓度较高的时节,也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安庆市红十字博爱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陆庆春介绍,在西方国家,成人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一般为10%—20%,部分发达国家甚至高达30%。我国缺乏全国性流行病学观察数据,部分中心城市初步观察数据8%—20%,估计全国患病人数在1亿以上。所以专家提醒您注意关注鼻子小毛病隐藏的大危害。
别让鼻炎拖成哮喘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同一个气道的两个疾病。这主要由于鼻黏膜和气道黏膜相连。如果鼻黏膜的炎症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很可能会发展到气道,使得气道黏膜受损害,造成气道炎症,从而引起咳嗽、气喘等哮喘症状。周成勇强调,一旦过敏性鼻炎控制好了,过敏性哮喘的发作和症状就会减轻很多。
别把过敏当感冒
打喷嚏、流清水鼻涕,而且鼻痒、鼻塞,很多人会以为感冒了,自行买药治疗。周成勇解释说,一般的“感冒”是鼻病毒的感染,7天左右可自愈。如果说“感冒”症状10天还不见好转,而且仅限于鼻子的局部症状,没有发烧、全身乏力等症状,在某段时节反复发作,多数是过敏性鼻炎。
当心鼻炎变中耳炎
由于人的五官是相通的,耳鼻之间有一个相通的管道叫做咽鼓管,孩子的咽鼓管位置较成人低,基本与鼻腔持平,病菌很容易就从鼻腔经由咽鼓管到达耳部,引起耳鸣、耳痛等耳疾的症状。特别是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由于咽鼓管位置低,鼻涕很可能会直接吞咽下去,不易被家长察觉。周成勇提示,如果孩子经常打喷嚏、流鼻涕,还常常跟你抢电视遥控器,调大声音的话,很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
药物治疗避免过量
安庆市红十字博爱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陆庆春提醒,过敏性鼻炎治疗方法分为三部分: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法、手术治疗和其它的辅助治疗。药物治疗可减轻对过敏原的反应并抑制炎性反应,但药物治疗一般不要超过7天,患者在使用喷剂环节鼻炎症状时,切忌私自加大药量及次数,长期使用会引起药物依赖性鼻炎。
避免接触过敏原在过敏性鼻炎预防中尤为重要。在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过敏体质的人应尽量减少外出,或使用有效隔离过敏原的防护用具,好戴上口罩和眼镜;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还需要提前一周使用药物喷剂预防。
注意身体日常性“警告”
耳鼻喉的常见病主要包括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急慢性鼻窦炎、耳聋耳鸣等,其主要症状包括鼻塞、鼻干、流涕、打喷嚏、咽部不适等。范敏介绍,医学研究证实,约九成的鼻咽癌是慢性咽炎、鼻炎、鼻息肉、扁桃体炎久治不愈恶化所致。“目前,不少人都存在一个误区,总认为五官科的疾病是‘小病’,因此在发病后很难引起重视,直到病情加重才会考虑去医院就诊。”
对于患者来说,预防此类疾病,应该定期进行常规体检、主动关注五官健康的意识。要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要提高身体素质,通过运动来改善血液循环;要注意的是生活环境的空气清洁,避免接触灰尘及化学气体特别是有害气体;可以常做鼻部按摩,并改掉挖鼻和拔鼻毛的不良习惯。在日常饮食方面,应多饮茶,食用菌汤,多吃菇类、黑木耳等食品,提高身体免疫功能。
微创术终结过敏性鼻炎
安庆市红十字博爱医院耳鼻喉科引进的鼻内窥镜是一种能对鼻腔进行详细检查的显微光学设备,该设备能方便通过狭窄的鼻腔和鼻道,对鼻腔和鼻咽部甚至鼻窦内部结构进行检查。然后通过5毫米小孔将病变组织放大500倍,将常规仪器检查所不能看到的病灶放大数百倍后,通过电脑显示屏清晰观察到周围的病变部位,使医生对病变部位一目了然。
鼻内窥镜通过配套的微创系统,还能对鼻窦炎、鼻息肉进行精细治疗,该设备能够达到传统手术无法到达的区域。如今,安庆市红十字博爱医院引进的德国STORZ内窥镜系统,是耳鼻喉患者筛查病因、微创手术诊疗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