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腰椎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腰椎管狭窄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患者长期腰骶部痛、腿痛,双下肢渐进性无力、麻木,间歇性跛性,行走困难,严重者甚至会丧失活动能力。
腰椎管狭窄起病多隐匿,病程缓慢,好发于40~50岁之间的男性。临床统计表明,腰椎管狭窄发生多的是腰4、5节段,其次是腰5、骶1节段。腰4、5和腰5、骶1节段位于脊柱下面,承受的压力大,是全身应力集中的部位。而且由于骶骨固定,不参与产生活动时的协调缓冲作用,因此上位各节段的活动终集中作用于这两个部位。同时腰椎各方向活动频繁,骨性和纤维性结构更容易出现增生、肥厚从而导致获得性的椎管狭窄。目前CT和MRI已广泛用于临床,从而使本病的诊断更加容易。
腰椎管狭窄的危害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压迫神经:脊柱是人体重要的神经枢纽,腰椎管狭窄情况下,神经根管也会变得狭窄,使神经根受到刺激,通常会出现异常的痛感,并向身体其它部位散射。
二、导致间歇性跛行:疼痛牵引腿部肌肉,出现行走困难,患者往往采取可以减轻疼痛的方式行走活动,从而出现跛行,腿部肌肉也因不正常的行走活动而出现新的问题。
三、引起椎间盘突出:患者经常弯腰以减轻神经压迫造成的疼痛,但弯腰时间过久或者长时间习惯性弯腰,更容易刺激神经,导致椎体髓核的突出。
当然,腰椎管狭窄的危害不止这三点,腰椎管狭窄可引起患者长期腰骶部痛、腿痛,双下肢渐进性无力、麻木,间歇性跛性,行走困难,其中麻木可由脚部逐渐向上发展到小腿、大腿及腰骶部,腹部出现束带感,严重时出现大小便异常,截瘫等。做腰部过伸动作可引起下肢麻痛加重,此为过伸试验阳性,是诊断椎管狭窄症的重要体征。
为避免腰椎管狭窄疾病的侵害,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积极做好防治措施:
一、平时要多注意合理的劳动姿势与良好的生活习惯。搬抬重物时,髋膝弯曲下蹲,腰背伸直,重物紧压身体后,方能用力起立和迈步。当在背或扛重物时,胸稍前弯,髋膝稍屈,迈步稳,步子不宜大。睡觉时,头颈部要自然中立位,双髋双膝稍屈,并避免机体受风着凉受潮。
二、坐立、或伏案工作不要太久,应该避免因长期保持一种姿势所带来的软组织疲劳,剧烈运动前,注意准备活动及保护。
三、对于使用腰部劳动强度大的职业,要配戴有保护作用的宽腰带。预防椎管狭窄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不宜坐位或低头过久等等。要在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来预防椎管狭窄。
四、腰部保健运动:坚持腰的保健运动,经常进行腰椎各方向运动,使腰椎始终保持生理应力状态,加强髂腰肌及腹肌练习。髂腰肌和腹肌的力量强可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对腰的保护能力加强,防止腰椎发生退行性改变。
五、正确用腰:搬抬重物时应先下蹲,用腰时间过长时应改变腰的姿势,多做腰部活动,防止发生慢性劳损,因工作性质而用腰过度或已产生轻度劳损时,应避免劳损进一步加剧进而引起腰椎退变。
腰椎管狭窄的危害如何大,一旦患病怎么办呢?
腰椎管狭窄患者首先采用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服用消炎止痛类药物、物理治疗、骨盆牵引、腰背肌锻炼等,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无菌性炎症反应,消除充血,水肿,增加椎管内容积,缓解神经压迫,减轻肌肉痉挛,从而减轻局部症状。但倘若保守治疗无效,那么继续坚持也只是浪费时间,此时建议果断采取微创治疗。腰椎管狭窄可继发于腰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当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包括超氧消融术、椎间孔镜等,这些治疗手段具有不开刀、痛苦小、流血少、不住院等特点,重要的是安全性高,无副作用。
安庆红十字博爱医院拥有多位临床就诊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他们能够对腰椎疾病患者的病情做出精准判断,从而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保障终的疗效,令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欢迎前来我院看病就医,祝您生活愉快!